时 间 记 忆
<<  < 2014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案例分析
[ 2014-6-30 23:51:00 | By: lixinyuan111 ]
 

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认同老师的想法,因为学生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而且,这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另外,我举得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这四个特点,也决定了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去。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主要采用了评价量表的评价工具,共用了三种量表: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和课题评估表。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我同意这些老师的提法,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实践中,定量评价通常采用等级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但通过等级给学生反馈的信息比较有限,教师可以将等级和评语结合起来,等级给出学生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参照,评语则更为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是对学生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

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以下这些问题:一方面参考在这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格量化,另一方面还要参考学生团队的自评量化。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人或单位参与到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还要参考他们的意见,才能作定性的描述性评价。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从二个方面进行评价:

A:教师评价:

①开题报告:要求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详细指标见量化评价表。

②研究过程:要求教师从课题目标(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对学生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在量化表中,又将此细分为五个评价要点。

③课题报告(论文):要求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向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价。

B:学校鉴定:

①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

②课题评估表: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将对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初选,并将初选出的课题交给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作进一步的评定。

③激励性评价: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

我觉得还不全面,因为这只是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而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是家长,也可以是其他参与者。所以,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评价应当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一些其他参与者共同参与。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

1)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

2)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我觉得还不全面,因为这只是老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而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是呈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所以,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评价应当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